18 个产品
  • 邮票一组

    此组邮票为两枚 “《辽代彩塑》” 系列邮票,发行于 1982 年 。
    邮票主图呈现山西大同下华严寺的辽代彩塑艺术。左枚面值 8 分,展现的彩塑人物头戴华丽宝冠,衣饰纹理细腻,色泽古朴,背景为深蓝色,凸显出佛像的庄严与神秘,传递出辽代彩塑工艺对人物神态、服饰细节的精湛塑造 。右枚同样面值 8 分,彩塑人物呈坐姿,身姿优雅,衣袂流转,背景的纹理似营造出一种神圣氛围,将辽代彩塑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 。
    邮票上方有 “辽代彩塑 山西大同下华严寺” 字样,字体古朴,契合主题。下方印有 “中国人民邮政” 及邮票编号、年份,规范且具有时代标识。两枚邮票均有邮戳痕迹,见证了它们曾参与邮政通信的历史,增添了岁月厚重感 。

    辽代彩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,这些邮票以微型艺术形式,将其经典形象定格,不仅是邮政通信的载体,更是传播、弘扬古代艺术文化的媒介,让人们能通过方寸票面,领略辽代彩塑的精湛技艺与独特美学,具有艺术欣赏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。

    10 ¥ 0.00
  • 乾隆通宝

    乾隆通宝是乾隆时期的流通货币, 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“文治武功”的治国策略,创造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,之后民间便盛传佩带“乾隆通宝”铜钱可驱灾辟邪,又因乾隆二字谐音“钱隆”而备受后世收藏家的喜爱。
    此乾隆通宝直径24.1mm,厚1.4mm,工匠用精铜材质,工艺水准要求极高。钱型厚重,形制规整,品相上乘,色泽温润,非常精美。形制上,外圆内方,尺寸规整。钱面文字“乾隆通宝”以楷书书写,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,字体端庄工整。背面的满文则是代表了的造币局,标明钱币的出处。钱币曲线优美流畅,钱体小巧精致,整币造型规整,包浆磨损自然,历经岁月沧桑,色泽古朴,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。铜光熠熠格外引人注目,令人赞叹不绝。
    此枚钱币的铸造质量相对较高,钱文清晰,形制规范,材质均匀,因此在收藏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。

    17 ¥ 0.00
  • 苏叁币

    苏叁币是迄今为止中国人民银行唯一发行过的叁元面值纸币。于1955年3月1日正式发行,属于开国币种,流通时间仅约 9 年 ,极具历史纪念价值。
    外观上,票面呈淡绿色。钱币正面两端有繁体 “叁圆” 字样,正上方为 “中国人民银行” 六字,中间是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,石桥周围饰深绿色花边,底纹为黄色;背面以国徽、花纹为图案,有汉、藏、蒙、维四种文字的 “中国人民银行三元”,且正背两面采用胶版凹凸套印技术,搭配实心五角星花纹混水印,墨层厚、版纹深,兼具防伪与艺术价值 。

    它是我国人民币发行史上唯一的三元面额纸币,因中苏关系变化,为防伪钞扰乱金融,被大量回收销毁,存世量稀少 。如今在收藏市场,其因独特历史背景、稀有性,成为 “苏三珍”之一,是研究新中国货币史、中苏金融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,承载着特殊时代的经济、文化记忆 。

    11 ¥ 0.00
  • 《第二套人民币纯金纪念册》

    《第二套人民币纯金纪念册》,为再现第二套人民币设计制作精髓和艺术价值,特邀请设计界泰斗周令钊老师担任第二套人民币艺术指导。周令钊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“新中国设计第一人”。他是天安门城楼第一张主席像的绘制者;共青团旗、团徽、少先队旗等的设计者;主笔政协会徽设计,参与国徽,以及第二、三、四套人民币设计。《第二套人民币纯金纪念册》收藏价值极高,堪称绝品。因其有豹子号;大三珍“苏三币” ,分别为叁元、伍元和拾元三种面值,因面值奇特,又为苏联印刷因此得名;黄金为材质,结合印钞造币工艺及微米级超薄黄金双面压铸,一次成型技术精铸而成,深度演绎了第二套人民币金箔的艺术美感。以第二套人民币为原型,具有重要的文化纪念意义。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,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制作。

    16 ¥ 0.00
  • 《民国铜元小全套》

    《民国铜元小全套》:镌刻时代印记的货币瑰宝。其精选七大民国时期核心货币,以金属铸币与纸币为载体,完整勾勒民国经济与工业的发展脉络,堪称研究民国史的 “实物教科书”。全套涵盖各地各厂的经典币种:昆明造币厂出品的 “中华民国十二年云南省造一毫镍币”,采用镍铜合金铸造,正面 “一毫” 二字苍劲有力,背面旗帜占据中心,因云南镍矿资源稀缺,此币存世量极为稀少;南京造币厂的 “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”,边缘齿纹均匀规整,见证民国肇始的历史时刻;湖南省造币厂的 “双旗币当制钱二十文”,双旗交叉设计象征革命胜利,币面珠圈纹路清晰,包浆自然厚重。

    11 ¥ 0.00